PEACE and LOVE
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?
打籃球時,看到對方防守露出了空隙,於是你一個漂亮的切入想要上籃得分,卻突然感覺腳踝傳來一陣劇痛,痛得你坐在地上站不起來;
或是跑步時,看到終點就在眼前,為了突破個人最佳紀錄你不顧一切的衝刺,大腿卻突然出現疼痛完全使不上力,連走路都不能好好走。
如果你曾遇到類似的情況,應該會讓你很沮喪、焦慮,這時候我們自己能做些什麼呢?
根據英國運動學會雜誌在2019年提出的建議,我們可以記住這個口訣:PEACE and LOVE
這個口訣適用於大部分的急性運動傷害,例如:腳踝扭傷、肌肉拉傷、撞到瘀青……等。
下面我來詳細介紹每一步該如何做。
Protection(保護傷處)
受傷後的1~3天需要停止運動,避免再次受傷,但不痛之後就要開始活動傷處,避免周邊組織退化。
Elevation(抬高傷處)
睡覺時可以將傷處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,讓受傷部位的積水可以回到身體代謝。
Avoid anti-inflammatory modalities(適當藥物)
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傷要好發炎才能正常修復,所以一受傷就吃消炎藥只會讓傷口沒辦法正常修復,只有在腫脹跟疼痛都嚴重到受不了才需要吃藥。
Compression(加壓傷處)
用繃帶來包紮傷處,用繃帶壓著可以避免腫脹太嚴重。
Education(認知教育)
瞭解自己的傷正常需要多久才能好,同時避免做不必要的治療,這樣才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
等到急性期過了(大約受傷後72小時),就可以開始進入LOVE的部分:
Load(適當負重)
在不痛範圍內慢慢的讓受傷處承受重量,簡單來說就是不痛之後不要為了保護傷處去跛腳走路,或是都不用受傷的手做事,這樣可以讓傷口恢復得更好。
Optimism(積極心態)
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可以讓傷口恢復的更快更好。
Vascularisation(有氧活動)
可以在不痛的範圍做有氧運動,例如:腳踏車、游泳、快走…等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讓傷口恢復更快。
Exercise(開始運動)
在不痛的範圍內有計畫的開始訓練受傷的地方,訓練活動角度、肌肉力量、神經控制等,可以有效預防再次受傷。
看完上面可以發現,這裡面沒有建議你受傷後一定要冰敷,那應該要不要冰敷呢?
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。尤其是在受傷早期,用冰敷來止痛可以讓你更快正常活動,身體會修復的更好,
但不代表每次運動完都需要去冰敷,如果你的傷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了,那可能傷處已經進入慢性發炎階段,這時候就不像上面建議的這麼簡單囉,
關於慢性發炎該怎麼處理,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