🔍 為什麼覺得自己越來越「卡卡」?
你是不是有這些狀況:
✔ 坐久了起身會卡一下?
✔ 下蹲總是覺得卡住、沒辦法順暢下去?
✔ 側睡總覺得髖骨附近有點痠?
✔ 走樓梯、大步跨越時感覺被卡住?
很多人以為這是「老化現象」,但事實上,年紀不是主要原因。
真正的關鍵是——你的髖關節太久沒被「完整啟動」了。
💡 髖關節到底在哪裡?有什麼用?
髖關節(Hip Joint)是連接骨盆與大腿的重要樞紐,
它是人體最有潛力的活動範圍之一,負責:
-
支撐身體重量
-
幫助走路、跑步、轉身、蹲坐
-
是上下半身力量傳遞的關鍵節點
一旦髖關節活動受限,不只「卡」,還會讓膝蓋、腰、腳踝出現代償。
❗ 髖關節活動度不足,會有哪些影響?
-
下背痛加劇
髖關節不靈活 → 骨盆無法穩定 → 腰部代償撐住 -
膝蓋壓力增加
髖部不動 → 行走靠膝關節彎曲補償 -
臀肌功能下降
屁股「沒在用」→ 肌力流失 → 姿勢下沉、體態變形 -
影響運動表現與穩定性
深蹲、弓步、側向移動都變卡卡,增加運動傷害風險
🧠 為什麼髖關節會越來越不靈活?
-
💺 久坐:最關鍵的殺手!髖部長時間維持屈曲角度,筋膜乾掉、滑動受限
-
❌ 活動量不足:每天生活以直線走路為主,幾乎沒有髖部旋轉與外展的機會
-
🤕 姿勢不良與代償出力:習慣用膝蓋/下背出力,導致髖部被忽略
-
💤 缺乏「喚醒」訓練:臀肌沉睡、核心失穩,讓髖部動作品質下降
✅ 日常可以怎麼做?——3招打開你的髖關節
1. 🧘♀️ 髖部動態開展訓練
✔ 站姿提膝畫圈(20秒/邊)
✔ 坐姿貓牛式(活動骨盆+髖)
2. 🌀 筋膜放鬆與徒手伸展
✔ 使用筋膜球滾大腿外側與髖前側
✔ 拉伸髂腰肌與臀中肌,釋放髖關節周圍壓力
3. 🏋️♂️ 重新喚醒臀肌出力
✔ 橋式(Glute Bridge)激活核心與臀部
✔ 側抬腿穩定骨盆(可加彈力帶)
🧭 專業建議:該放鬆?還是該調整?
髖關節緊不是單純「筋太短」,也不是只要拉一拉就會好。
你需要的是結合:
🔸 結構評估:找出卡住原因與張力路徑
🔸 筋膜釋放:讓髖部重新滑動起來
🔸 動作引導:教你如何正確用力、不再代償
📣 想知道你的髖關節卡在哪裡嗎?
📲 私訊我們 ➔ 【官方LINE】